防撞桶设置摆放

国网保靖县供电公司:给电杆装防撞桶 筑牢电力设施安全防线

国网保靖县供电公司:给电杆装防撞桶 筑牢电力设施安全防线

为保护电力设施安全,避免其遭到外力破坏,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可靠供电,国网保靖县供电公司积极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摸底排查,给全县公路沿线可能被碰撞的配电线路电杆安装防撞桶

电力设施的安全看似离我们很远,其实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,一个小小的意外冲撞就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停电,给很多家庭带来不便。国网保靖县供电公司最近推出的一项措施,就是为了预防这类风险的发生。

防撞措施的必要性

道路两侧,特别是路面加宽或地势特殊的区域,电线杆很容易遭遇危险。司机的不当操作,或是天气状况不佳,都可能使这些电力设施的支柱遭受破坏。如果电线杆被撞坏或倒塌,不仅修理费用很高,还会造成局部供电受阻,工厂停工、居民生活受影响,甚至危及医疗、通讯等重要服务。

保靖县里的一些电线杆是以前修建的,那时候车子少,路也窄。现在农村发展了,车多了,有些电线杆的位置就显得很奇怪。今年八月检查的时候,发现好几个危险的地方,比如长潭河乡涂乍村的电线杆就在急转弯旁边,大车转弯的时候很容易撞到。如果不早点处理这种问题,出事故是迟早的事。

防撞桶的设计与功能

防撞桶安装_防撞桶安装 配电线路安全 醒目防撞桶

这个新安装的防撞桶,桶身是黄黑两色交织的图案,这种色彩搭配在交通管理中很常见,能迅速抓住开车的目光。桶体上还印着“注意撞击”几个字,以及国家电网的标志,这样既能起到提醒作用,也让人们知道这是哪个单位的东西。桶子是用塑料做成的,既结实又轻巧,方便搬运和设置。

这种桶不只是硬碰硬地挡住,它里面是空的,能通过变形来减掉一部分撞力,这样对电线杆的冲击就小了。桶外面贴的反光带,晚上车灯一照就会亮,解决了晚上或者雾天看不清的问题。这种做法在很多地方试过,确实能让撞上电线杆的事故少很多。

安装工作的推进过程

国网保靖县供电企业从八月份下旬开始实施专项检查,安排梅花供电站点等不同小组分区开展任务。相关人员要逐个查看电线杆的位置,记下经纬度数据,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程度,还要制作问题记录本。最先解决的是在主要道路边、急转位置以及学校周边的电线杆,因为这些地方行人车辆往来频繁,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。

施工安排必须细致周到。施工人员要避开车辆密集时段,摆放临时隔离设施,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准进行作业。每个防护设备都要用螺丝紧固在电杆根部,既要稳固又不能损坏杆身。到九月份初,已经安装了二十多个位置,全部一百一十个地点打算在九月最后一个月内全部安装完毕。

基层人员的付出

彭师傅和梅花的同事们每天早上都要动身,带上家伙什儿和防护桶,开车跑几十里路。山里的路弯弯绕绕,不好走,有些电线杆子立在陡坡上头或者河边,车开不上去,就得靠人扛着设备走。天儿热的时候,连续干上几个小时,对力气和心性都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他们不但要负责施工,还要向周边居民说明工作意图,求得大家的配合。起初,有些居民觉得安全桶破坏了环境,但通过交谈,他们明白了保障安全的重要性,于是自愿帮忙指挥行人和车辆。这种大家一起出力的做法,让安全措施不再只是简单的设备摆放,而是变成了大家共同维护的习惯。

长期维护与公众教育

安装防撞桶之后并非万事大吉,日常的维护工作同样重要。电力公司把它列入了定期的检查项目,查看它有没有损坏、颜色是否变淡或者是否被偷走。在经常刮风下雨的地方,反光标志可能会变旧掉落,必须马上更换。另外还要设立一个迅速处理的办法,只要看到有撞击的痕迹,就立刻进行修补。

普及知识有助于防止故意损坏。企业借助乡村广播、公告板等途径,宣导电力设备维护规定,告诫驾驶者留意高度限制、绕行电线杆。学校在安全课程里也融入了这些知识,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观念,进而带动家庭其他成员。

区域安全的未来展望

保靖县的实践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,未来可以运用智能监控技术,在存在较高风险的电杆上安装摄像头或震动感应装置,一旦发生撞击就能自动发出警报。此外还要和交通管理部门配合,改进道路的标志和标线设置,从源头上降低碰撞事故的发生几率。

电力保障是城镇乡村正常运作的基础,必须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并改进技术手段。接下来,电力企业打算对那些年久失修的电杆进行逐一强化或者迁移调整,以此彻底根除潜在风险。只有硬件设施坚固防护和民众安全意识提高相互配合,才能够形成一个更为稳固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。

你们当地供电设备有没有类似风险点?欢迎大家到留言区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想法,要是觉得这种保护方法挺有用的,也请点个赞帮它传播出去。

更多内容